眼袋的形成可分為先天及後天兩大因素,先天是因為家族遺傳的關係,多發生在年輕族群身上,因遺傳基因使其眼眶內脂肪較一般人多、眼眶過淺眼球過大或眼眶肌膜鬆弛,都會導致脂肪澎出在眼眶下方形成眼袋。
後天因素則多見於中、老年人,其成因為自然老化現象及生活習慣,使得眼部下方肌膚失去彈性、眼輪匝肌或下眼部的筋膜組織鬆弛,導致堆積過多的脂肪向前凸出形成眼袋。
隨著3C產品的普及,長期用眼過度,不僅會造成眼睛近視,也是導致眼袋發生的常見原因;通常眼袋一旦出現便無法利用自然療法根除,想要恢復緊緻平滑的眼下肌膚,透過手術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法。
- 脂肪過度增生肥厚
- 筋膜韌帶鬆弛導致脂肪凸出
- 下眼瞼皮膚或眼輪匝肌過度鬆弛下垂
眼袋並非年長者專利,受到遺傳、用眼習慣、健康情形、作息等因素影響,年輕人也可能因眼袋出現而「未老先衰」;像是因近視、用眼過度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導致眼球變大、變重,會將脂肪下壓造成眼袋,肥胖亦會使得下眼脂肪變厚,此外,作息不正常、抽菸則會讓人提前出現老化症狀,令眼下鬆弛、浮腫。
30歲以下即出現眼袋的需求者,因肌膚仍具良好彈性,眼袋去除後能夠立即恢復緊實,林孟羲醫師建議可選擇內開法眼袋手術,由下眼瞼內側結膜做切口,除去下眼多餘脂肪,其優勢在於肌膚表層不留疤痕,術後也毋須特別照護。對於淚溝明顯者,也可以用原有眼袋脂肪下拉架橋至淚溝處,填平淚溝之餘也能使蘋果肌更為飽滿。
適用對象
眼窩脂肪有多餘的膨出,但眼皮皮膚彈性不錯、下眼皮並無鬆弛皺紋者。
手術方式
從下眼瞼內側的結膜切開,將多餘眼窩脂肪找出並予以去除,而使眼袋消失。
麻醉方式
局部麻醉或舒眠麻醉
手術時間
1~1.5小時
優點
因其傷口不經皮膚切入,而是由結膜切入,故眼皮表面不會留下任何疤痕。
年齡較長者,因膠原蛋白流失、筋膜變鬆、脂肪過多,眼下除眼袋脂肪膨出外,多半還有肌膚鬆弛的困擾,若僅去除脂肪,術後仍會有下眼肌膚不平整的問題;因此,林孟羲醫師建議,40歲以上、肌膚缺乏彈性的需求者可以外開法去除眼袋。
外開法是於睫毛下1~2公厘處做切口,切開眼輪匝肌與眼眶中隔筋膜,將下眼脂肪去除,並修剪過多的肌膚後縫合,其疤痕約於術後2~3個月開始淡化;此種手術方式的優勢為可同時改善眼袋與鬆垮肌膚,缺點則為皮膚切除過多時可能出現眼瞼外翻情形,林孟羲醫師指出,除慎選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師執刀可大幅度降低外翻機率外,經醫師評估後,針對嚴重眼瞼鬆弛者,還可同步進行將鬆弛眼瞼減短後固定於眼尾的下眼瞼整形手術,讓術後的下眼肌膚恢復平整、緊實。
適用對象
眼袋較大、眼皮皮膚鬆弛、皺紋較多、或是下眼瞼彈性較差者
手術方式
從下眼瞼睫毛下緣切開,依序切開眼輪匝肌,打開下眼眶中隔,剝離出脂肪,然後將多餘的脂肪切除,再將鬆弛多餘的皮膚切除,最後將傷口縫合。
麻醉方式
局部麻醉或舒眠麻醉
手術時間
約1.5~2小時
優點
適用於大部分病人,疤痕皆不明顯,除了少數有疤痕體質者會比較明顯。
眼袋手術需求者就年齡、眼袋嚴重程度、肌膚鬆弛情形,可選擇以內開或外開法將眼袋去除外,狀況介於二種手術適合對象之間者,則有「韓式複合式眼袋手術」此一複合式手法做為消除眼袋的新選擇。
其手術方式為沿結膜下緣1~2公厘切開,不同於外開法將深層眼輪匝肌切除、處理眼袋脂肪的方式,改良手法是沿皮下、在淺層做約1公分的切口,將淺層皮膚拉緊,在眼袋處做約1公分平行切口來移除眼袋,同時改善眼袋與細紋;因其僅處理肌膚、不切斷肌肉,保留眼輪匝肌大部分的神經,讓肌肉、神經功能維持正常,且術後恢復較快,疤痕少而短,並降低了眼瞼外翻的機率,特別適合40到50歲的輕熟女。
適用對象
適合40到50歲,有眼袋問題、細紋紋路多,但肌膚鬆弛程度不高的輕熟女
手術方式
改良手法是沿皮下,在淺層做約1公分的切口,將淺層皮膚拉緊,在眼袋處做約1公分平行切口來移除眼袋,同時改善眼袋與細紋。
麻醉方式
局部麻醉或舒眠麻醉
手術時間
約1.5~2小時
優點
術後恢復較快,疤痕少而短,降低眼瞼外翻的機率。